客服热线:400-6655-399
手机客户端

专业视角 | 方元集团副总裁党信涛:美国加息周期的影响和应对

日期: 2022-10-26 10:30:26 作者: 点击数:  
  作者:方元集团副总裁 党信涛

undefined


党信涛

方元集团副总裁

美国贝翰文大学DBA工商管理博士在读、工商管理硕士、高级经济师。西安交通大学、西安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。近二十年银行从业经历,历任建设银行支行行长,建行陕西省分行私人银行中心主任等。在财富管理、金融投资、资产配置等领域有着深刻理解和丰富实战,获得新加坡私人银行、香港财富管理师、注册金融理财师、国际金融理财师、黄金投资分析师等国际国内多项资质。曾荣获“新时代中国金融品牌创新人物奖“等殊荣。

     FORYON    


美联储加息收割全球这是世人皆知的“阳谋”,这是由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霸主地位决定的。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股市为何能连涨十余年?今年来美元指数为何持续走高?欧元、英镑、日元为何持续贬值?世界经济增速为何被下调……?一系列问题都是广大投资者普遍关注的话题,而产生一系列问题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,那就是美国进入加息周期。美联储的每一次加息周期,都会在全球产生重大的溢出效应,引起全世界股债汇市的大幅波动,甚至引起经济的衰退和社会的动荡。每一次加息都是全球财富的重新分配,是对其他国家的又一次“收割”。


作为三大货币政策工具(利率、准备金率、贴现率)之一的利率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,影响力至关重要。所以也是各国央行追求经济增长、物价稳定、充分就业、币值稳定目标的核心工具,其调整对经济、市场产生重大深刻影响,对市场主体经济活动行为产生重大影响。那么美联储继续加息的空间还有多大?加息的目标是什么?加息周期会持续多长时间?什么时候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出现转向?对此,笔者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,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投资者投资决策意义重大。


首先,以史为鉴。从美联储过往历次加息时间来看,从二战后到2021年底,美联储前后经历了13次加息周期,平均每轮加息周期时长约25个月,累计加息幅度约287BP。如果缩短时间周期,从70年代至今美联储前后经历9轮加息周期,平均持续20个月,加息幅度372BP。那么2022年3月16日美联储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,标志着美联储进入新的一轮加息周期,截至目前历次加息情况如下:


undefined


从上表可以看出,美联储已连续5次加息,加息幅度达到300BP,对照13轮加息周期平均加息幅度来看,已经超过了平均水平;对照9轮加息周期平均加息幅度来看,还差72个BP。从时间周期来看,按平均持续20个月来看,美联储用7个月时间就加息300BP,持续时间还差13个月这说明两个问题:一是美国的通胀水平相当严重,实际从美国公布的通胀率来看的确如此,所以美联储把降低通胀作为当前阶段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。二是反过来看,美联储加息由于通胀严重导致前期用力过猛,后期很大概率加息的力度会逐步减弱,加息幅度会越来越小。另外,造成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很大,经济衰退概率大幅上升。尽管当前制约通胀下降的因素众多,包括石油价格仍处高位,能源价格处于高点,新冠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等,但总的来看,美联储继续暴力加息的空间在缩小,概率在下降,后面更大的可能是小幅加息或者加息到一定水平后观察经济走势。


那么美联储什么时候会结束加息周期而进入降息周期了?重点从以下三个维度来分析:


首先,最关键的就是美国的经济走向。今年前两个季度美国实际GDP年化季率分别为-1.4%、-0.6%,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。所以必须高度关注今年三季度美国GDP的表现,如果大幅下行,表现恶化,那么对美联储加息会产生重大影响,加息会放缓;如果三季度美国GDP转为正增长,呈现向好态势,那么美联储继续加息的空间就更大了。


其次,美国的通涨走势。美国CPI在7月份出现9.1%的高点,然后连续三个月下行,10月份数值为8.2%,尽管连续下行但仍处于高点,通胀是否拐点还需要观察。


第三,辅助需要观察的维度在于,金融工具都是服从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的,美国一心维护自己的全球老大地位,利用利率牌收割财富打压竞争对手也是其考量的重要维度。一句话,目前一段时间美国仍是加息周期,降息转折点仍要等待,美国经济大幅下行之时就是货币政策转向之日。


在当下全球处于加息周期,多重不利因素仍未消除的情况下,对于我们广大投资者而言,建议如下:


一是以稳为主,多配置固收、类固收类产品,在保证安全基础上取得稳健的收益。


二是做好资产配置,寻求专业理财经理的帮助,对家庭财富进行组合配置,突出稳健。


三是严格控制股票仓位,目前阶段不配或者少配股票,如果要配也是打底仓。当前还没有趋势性行情,尽管估值已经较低,风险得到很大的释放,但是不利因素仍然存在没有改善,资产配置仍是对抗这种风险最好的办法。



免责声明


本文所述观点及建议仅代表作者本人、相关机构及相关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公众号和方元财富的观点及任何立场。文中观点及建议仅供参考,不代表任何确定性判断,不作为任何投资决策建议。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